去年(2018)11月到今年(2019)的4/24,是繼台北花博之後,睽違8年在台灣舉辦的花卉盛事。
難得台中有這麼大型的博覽會,當然還是要共襄盛舉一下。
8年前剛結婚時,有陪婆婆逛過台北花博,這次花博在台中舉辦,當然也是要帶婆婆來走走逛逛,
還可以順便遛小孩。
台中花博我們已經去了兩次,因為三個園區都有一點距離,所以選擇交通比較方便的后里園區。
而后里園區分為兩個場區:森林園區及馬場園區。
第一次去的是森林園區,后里火車站下車後,延著花馬道走就會先看到戶外裝置藝術「聆聽花開的聲音」。
這是空間系統桁架及複多馬達運動單元組成,以機械群花漸變或瞬間盛開的姿態,帶出花朵綻放的視覺感動及繁花開合的繽紛生命力。
由697朵花層層堆疊為亞洲最大花朵,每一朵花為一個單位,由共250個、75種零件構成,整個球型椼架結構有15米高。
(介紹摘自官網)
記得當時一看到這顆機械花時,兒子Shawn超開心一直喊「球球、球球」,
一直到現在他只要看到相關的宣傳影片,他都記得這顆機械花。
因此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入口意象,我想「聆聽花開的聲音」算是一個成功的作品。
進入森林園區之後,第一個遇到的場館就是「發現館」。
這是台中花博官方的發現館簡介影片。
發現館是使用可回收性的再生塑材磚建置,內部策展主題主要是以「大川與生態共享」為主。
由於花博園區當初會規劃分為三個場區,主要也是因為原本預定的基地與石虎的生態衝突,
於是才將場區分割,保留住石虎的生態範圍。
展館中除了介紹台中與河海相依的環境之外,也介紹了台灣各種特有種的生物。
台灣生態非常豐富,而且還有許多是只有台灣特有的種類,
發現館中的生態廊道,就以繽紛可愛紙漿雕塑結合毛料的姿態展示這些生物。
上圖由左至右分別是:穿山甲、赤腹松鼠、臺灣藍鵲、臺灣黑熊。
但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,每項展示作品缺少了簡單說明,有時候當下其實很難跟孩子解說這些生物名稱。
走出發現館後,就是「國際庭園」。
國際庭園屬於國際園藝競賽,所以有各國特色的園藝造景。
森林園區本來是屬於軍營,後來規劃時保留了營區內的樹木,所以走在園區中就像走在森林裡。
搭配上這些各國園藝,讓園藝跟自然共存,走在這區感覺非常的舒服。
像我們第一次造訪時,天氣很冷,配上加拿大的這個湖畔雪屋作品,就好像真的置身國外。
這組摩艾像是美國的作品。
現場看這些摩艾更可愛喔!
接著我們參觀了友達微美館。
友達光電是知名的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(TFT- LCD)製造公司,
所以場館中設計了全台最大556吋顯示器拼接牆,呈現「微觀新視界.舞動生命之美」的展示主題 。
「微美」就是展示微觀世界的美麗的意思。
所以走出顯示器拼接牆後,是這段「種子光廊」,介紹小小的種子們。
也是因為這段走廊,讓我們發現,原來女兒之前在學校附近撿到的小果實,是「木麻黃」,
把生活和知識結合的感覺,頓時覺得好充實。
館外還有另一項園區的重點裝置藝術-「從天下掉下一顆種子」
整座裝置藝術是以「竹子」製造搭建的,
走入其中,白天和傍晚不同的光影灑落下來,都有不同的風味。
花博園區之間,都有接駁車可以搭乘,班次很多,其實不太需要等車。所以我們就接著到馬場園的的花舞館。
花舞館裡有競賽廳和蘭花廳。
但是因為我們去的時間,還在花博剛開始沒多久,所以當天人潮超多,
在蘭花廳裡根本人擠人
這個「蘭海盛宴」旁邊是一圈又一圈的人龍,
嚇死我和婆婆了(還好當時兒子已在推車上睡著)。
我們根本是用逃的快步走過這段。
其實這次花博有跟蜷川實花合作。
經常接觸時尚或攝影的人應該都對蜷川實花不陌生,她最愛以花卉為主題攝影,
而且作品顏色濃艷但不俗氣。
幾年前最知名的,就是2013年和「蘭陵王」這部古裝偶像劇合作主視覺攝影。
但是可惜了當天的人潮爆炸,蜷川的作品雖然熱鬧,但不適合這麼熱鬧的環境觀賞XD。
因為女兒上學期在學校學到有關花卉的內容,
所以當她知道我們有去花博時,就一直希望我們再帶她去一次。
趁著今年清明連假前一天,請假帶她來走一趟馬場園區。
會選擇馬場園區也是因為上次沒走完,再加上因為我和婆婆二打二,所以決定走一趟以小孩為主的行程。
只要是跟我差不多年紀的人,小時候一定都來過后里馬場。
馬場其實經過一段時間的沒落,但這次來到馬場,發現整理的很不錯,
小時候記憶的馬廄都有重新修復,變得明亮乾淨。
如果帶小孩不知道要選擇花博哪個園區,非常建議先從馬場區做為首次的踩點行程。
園區內有設置非常多的互動活動,小孩大人都可以體驗牽乘騎馬,
也可以參觀馬廄,了解與馬有關的文物及動物知識。
另外還有定時的馬匹遊行,也可以抽號碼牌觀察上午及下午各一場的馬術表演。
我們當天到的時候已經錯過了上午11:00的馬術表演和遊行。
不過剛好遇到聯合報採訪,請我們協助取材,也讓兩小體驗到了餵食馬匹的活動。
兩個孩子餵得又愛又怕,卻也不失趣味。
吃完午餐接著往「故宮花蝶館」前進。
故宮花蝶館是與故宮博物院合作,一入場就是故宮近幾年致力的數位典藏技術,
展出與馬相關的百駿圖動畫,平面古畫變成動畫典藏,馬上就吸住小孩眼球。
另外,還有將古代擊鞠(打馬球)變成互動設施,現場小孩也是玩得很開心。
藉由新媒體的方式推廣古典教育和藝術,故宮這部分算是非常成熟。
最值得的就是,故宮的鎮院之寶「翠玉白菜」真品就在這裡展出啦!
雖然只展出「翠玉白菜」和「翠玉小白菜」兩項典藏,
但是可以在台中就看到真品,台中市民入場免費,真的是值回票價了!
雖然花博開幕至今,關於票價收入或權利金的部分一直紛擾不休,
但是我覺得,台中山海合併後,難得有一場這麼大規模的活動,不支持一下真的太可惜了,
因為一些意識形態而選擇放棄也是可惜。
況且實地到訪後發現,不管是在接駁車站、停車場或園區內,都有大量的志工協助,
收費的部分費用也是需要支援這些志工活動,
如果沒有他們,這場活動很多部分就無法順利接軌,
而且展區和展場的維護也是需要許多人力和物力。
台中花博4/24就要閉幕了,
女兒已經跟我預約這個月閉幕之前還要再來一次,
她說她一定要去看看機械花,
因此我們約定好,下次等我休假一定要再帶他們去一趟。